近日,廣西科技特派團、元粤育人教育、桂协醫療幹部人才“組團式”幫扶工作現場推進會召開。作教近年來,扶惠粵桂協作幫扶教育項目投入9300多萬元,及桂有效幫助廣西提升教研教學質量、组团式教師隊伍和學校管理水平,投入20所重點幫扶的超亿才帮縣級高中2023年高考本科上線人數較2022年提升13%。今年,元粤育人粵桂協作工作隊計劃再投入2575萬元,桂协助力教育幫扶取得更大實效。作教
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工作是扶惠中組部、教育部等八部委深化東西部協作和定點幫扶,自2022年開始實施的一項重要舉措。
自教育幫扶開展以來,山水相連的廣東與廣西攜手並肩,為基層突破發展“瓶頸”提供了寶貴的人才資源。截至目前,廣東共分兩批次選派575名教育幹部人才到廣西20個重點幫扶縣任職任教,目前在桂幫扶支教崗位的300名教師中,高級職稱占比24%,碩士研究生占比28%。
粵桂協作幫扶教育項目——巴馬縣第五幼兒園
坐落於河池市巴馬瑤族自治縣易地扶貧搬遷六能安置區的巴馬縣第五幼兒園,是深圳市大鵬新區對口幫扶建立的一所公辦幼兒園。近年來,該園陸續獲得粵桂財政資金740.54萬元、社會幫扶資金112.11萬元完善園區硬件設施建設,極大解決了當地搬遷戶子女的學前教育問題。
深圳市寶安區支教隊在河池市都安縣職業教育中心引進聯創雲(深圳)產學研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通過校企合作,創建教學聯盟。2023年以來共組織2900多名學生到廣州、深圳、東莞等地實習交流,提升技能。2023以來,都安職教中心參加廣西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共獲獎36個,獲獎率同比增長36%。
今年以來,深圳市龍華區支教隊依托粵桂協作便利條件,在鳳山縣高級中學打造“龍華啟航班”和“一汽啟航班”特色教學試點班,促進東西部地區學校、師生全方位交流,因地製宜探索適合當前縣域高中發展的教學模式及輔導機製。
福田區支教隊劉麗麗青年教師培養工作室在馬山三中成立(左六為劉麗麗)
福田區支教隊與馬山職校教師隊伍舉行傳幫帶“青藍工程”師徒結對儀式
深圳市福田區對口幫扶南寧市馬山縣。福田區支教隊8名老師按照“團隊作戰,分點發力”的原則,深度參與馬山縣第三高級中學和馬山縣民族職業技術學校兩所學校的管理工作,采取傳幫帶“自培”和內引外聯“他培”相結合的方式,協助培養出了一支骨幹教師隊伍。2023年高考,馬山三中本科上線259人,較2022年遞增15%;馬山職校本科上線率在南寧市32所職校中排名前10。
江門市蓬江區對口幫扶崇左市天等縣,主要通過改革創新推動教育質量提升。在支教隊牽頭下,天等縣引進業內知名的教育集團合作辦學,實行資源共享、管理共進、教學共研、文化共生、考核共評,聚力推動天等教育質量邁上新台階。
在革命老區廣西百色,深圳龍崗區支教隊牽線搭橋,幫助靖西民族高中每年分批選派優秀學子前往華中師大龍崗附中、香港中文大學等開展研學,並邀請累計超過百名深圳教師到靖西開展教學研討。深圳市鹽田區對口幫扶的樂業縣高級中學,每年選派不少於4名幹部或教師到支援學校掛職鍛煉,通過雙向交流不斷提升教師隊伍能力和學校管理水平。
靖西民族高中組織師生到華中師大龍崗附屬中學開展研學
蓬江區支教隊徐健林老師在天等縣職業技術學校上示範課
據介紹,粵桂協作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以來,把先進教育理念、優秀教學方法和理論實踐帶到八桂大地,惠及莘莘學子。在粵桂協作工作隊近期舉行的新一輪幫扶選派工作中,有34名支教校長、59名支教老師主動選擇在廣西留任幫扶。
今年,粵桂協作工作隊計劃再投入2575萬元,進一步聚焦幫扶學校教育質量、教師隊伍能力建設、學生綜合素質、學校管理水平“四個明顯提升”,落地落細落實係列工作,助力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工作取得更大實效。
【來源】南方農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