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強,品牌必須強。钱大区品“2023年廣東農企品牌50強評選”啟動以來,妈打獲得了多方關注,核心農業龍頭企業更是社地積極響應,主動報名。牌高本係列報道與大家一起走進廣東農業龍頭企業的新鲜品牌世界。
社區有著中國目前最重要的钱大区品生鮮零售場景,中國生鮮市場擁有廣闊的妈打未來,以社區為核心的核心近場零售業態正在迅猛崛起。作為社區生鮮連鎖品牌的社地領跑者,錢大媽憑借其獨特的牌高經營理念和深厚的行業積累,始終站在這一賽道的新鲜前沿,為消費者帶來新鮮、钱大区品便捷、妈打優選的食材。
從“不賣隔夜肉”到“讓每一餐都新鮮”,錢大媽始終聚焦消費者需求,建立規模優勢,成功引領了社區生鮮行業的發展。錢大媽從2012年第一家門店東莞長安店專營豬肉,到2013年開啟生鮮全品類經營,再到2023年開啟門店煥新計劃。12年間,錢大媽立足華南,將觸角延伸至全國超30座城市及3000多家門店,並成為知名社區生鮮連鎖品牌。
創新“日清”商業模式
打造中國社區生鮮連鎖第一品牌
錢大媽作為社區生鮮連鎖品牌,一直紮根於社區場景。錢大媽從創新角度重新梳理傳統生鮮行業的標準,通過嚐試和驗證“日清”模式,以及“定時打折”清貨機製,堅定落實不隔夜銷售,解決了傳統肉菜市場及生鮮電商的庫存損耗痛點。不僅如此,錢大媽還成功塑造了一個“熱心”、“有著豐富生活經驗”的“社區熱心鄰裏”形象,向消費者傳遞了品牌的溫度和人情味,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錢大媽創始人馮冀生曾表示,“錢大媽一直隻做一件事:不賣隔夜肉。”多年來 ,錢大媽專注於“日清”模式,一心一意經營好社區生鮮小店,讓更多新鮮優質的食材走上百姓餐桌,也贏得了消費者的認可和信賴。
憑借卓越的運營管理能力,錢大媽秉持“讓每一餐都新鮮”的企業使命,不斷推動品牌創新和服務升級。錢大媽從廣東起步,深耕粵港澳大灣區,並逐步拓展至上海、武漢、長沙、成都、重慶、蘇州、杭州、合肥、南京等全國各核心城市及潛力地區,全麵踐行“讓每一餐都新鮮”的企業使命。
2023年,錢大媽榮獲72項榮譽獎項,包括“中國農業企業500強”、“中國獨角獸企業”、“中國連鎖百強企業”、“2023年度新消費品牌品質力量企業”、“2023年度美好生活榜·年度新銳力品牌”等。
消費幫扶+基地直采
打通農產品產銷一體化鏈路
作為從廣東起步的社區生鮮連鎖企業,錢大媽創立以來,就與農業、鄉村振興息息相關、互利共生。如今,錢大媽不斷發揮行業及渠道優勢,直接與生產商或農戶建立合作關係,積極布局全國集采基地規劃,打通產銷一體化的鏈路,積極發揮田間地頭和百姓餐桌的橋梁作用。在優化後端供應鏈降低成本的同時,也將全國各地最具特色、品質最好的農產品送到消費者的餐桌上。
近年來,錢大媽積極布局全國基地直采計劃,通過基地共建、農戶種植指導、定製專供農產品、訂單農業等方式,並通過嚴格執行規範標準體係,從源頭解決農藥、農殘等問題。錢大媽以線下3000多家門店及線上小程序所構成的強大銷售體係為基礎,助力全國各地的優質農產品打通產銷一體化鏈路,走出大山、走進大灣區、走向全國。在打通上遊優質農產品供應渠道的同時,錢大媽也不斷在下遊加強品牌聲量,進一步保證產品質量,也能為農產品帶來更強的市場競爭力,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
自成立以來,錢大媽不斷發揮行業及渠道優勢,向上遊重構供應鏈體係,以消費幫扶為載體,打通供銷產業鏈,在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的蓬勃發展。目前,錢大媽消費幫扶的腳步遍及全國,如福建、江西、陝西、甘肅、黑龍江、西藏以及新疆等區域。據統計,2023年錢大媽全年消費幫扶的金額為19.59億元。
麵對未來,錢大媽將繼續秉持“讓每一餐都新鮮”的企業使命,深刻洞察消費者真正的需求,致力於成為專注社區生鮮的高品質領導者,從新鮮角度全麵顛覆傳統農產品的流通與銷售模式,帶動整個農產品“產、供、銷”一體化發展,打通從產地的“最初一公裏”到社區的“最後一公裏”,讓更多優質食品走上百姓餐桌。
2023年廣東農業企業品牌價值50強
評選流程
一、報名要求
1.參與企業需為廣東省內經工商部門登記注冊,且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經營範圍包括但不限於與農業生產經營相關的項目,如農、林、牧、漁業和農、林、牧、漁服務業,可以兼營與農業產業化相關的農產品加工、銷售、流通、倉儲,農機具銷售和維修、農業技術開發、農業生產性社會化服務、鄉村文旅、電商等業務。
2.參選企業必須為國家級或省級龍頭企業。
二、報名時間
5月10日-7月10日
三、報名方式
(1)申報“2023年廣東農業企業品牌價值50強”為企業自願申報。
(2)希望申報企業嚴格按照填表說明認真填寫報名表(附件),長按二維碼下載文末附件。
受訪者供圖
(3)填寫完畢後發送至郵箱[email protected]。
掃碼下載附件:2023年廣東農業企業品牌價值50強評選報名表.docx
如有疑問,請谘詢蔡女士(聯係電話:13414952984)
【記者】蔡丹燕
【來源】南方農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