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行外匯數據
指數行外匯數據

膳食然後以4000r/min離心20min

时间:2025-05-05 00:29:37来源:

1.3.4.4 吸附亞硝酸鈉能力測定

參考楊開等的微波方法略作改動。分別稱取1.000gOBDF、改性改性OBDF和改性SDF樣品按料液比1∶20與0.1mol/L的对燕NaNO2溶液混合均勻,將混合液體係分別調整為模擬胃環境(pH2.0)和模擬小腸環境pH7.0,麦麸置於37℃水浴搖床中於以100r/min搖動40min,膳食然後以4000r/min離心20min,结构及功收集上清液用於後續分析。影响亞硝酸鹽含量按照Zhu等的微波方法測定。

1.3.5 溶解性能測定

參照劉銳雯的改性方法略作改動。分別稱取1.000gOBDF、对燕改性OBDF和改性SDF樣品,麦麸按料液比1∶20(g/mL)加入蒸餾水,膳食調節溶液體係為pH2.0和pH7.0,结构及功置於磁力攪拌器內,影响設置溫度為30,微波50,70,90℃,攪拌速度800r/min,攪拌時間20min。取出放置離心機內3500r/min離心處理15min,取其上清液冷凍幹燥後稱重。膳食纖維的溶解性能以溶解度進行表示,溶解度按以下公式進行計算。

式中:m—葡萄糖溶液質量,g;V—水的體積,mL。

1.3.6 改性前、後OBDF對DPPH·和羥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測定

DPPH清除率測定參照DPPH法,羥自由基清除率測定參照鄰二氮菲法。

1.3.7 數據處理

每組試驗重複操作3次,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中的Duncan's多重比較法分析數據間的顯著差異,P<0.05為差異顯著。運用Origin8.0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繪圖。

2 結果與分析

2.1 微觀結構分析

圖1為2000倍的掃描電鏡對OBDF及改性OBDF進行微觀結構觀察,可以看出改性前後OBDF微觀結構變化明顯。經過酶法提取的OBDF因為去除了蛋白質和澱粉,表麵結構較為疏鬆,微波改性後OBDF表麵結構更為鬆散,孔隙變多、變大,比表麵積增大,呈現出複雜的網狀結構,這是由於OBDF在微波的空化物理作用下,發生不規則的破碎,質地變得蓬鬆,微觀結構變得更加疏鬆。這與任雨離等采用微波改性方竹筍膳食纖維導致其網絡結構更明顯,孔洞增大的結論相一致。結構疏鬆可以使更多的親水基團外露而增加膳食纖維的吸附、保水、吸油等理化特性,有利於改性後OBDF溶解性能的提高。這個結論為後續的功能性質試驗提供了依據。

2.2 X射線衍射結果分析

2為OBDF改性前後的X射線衍射圖,衍射角2θ為15~25°範圍內出現纖維素或半纖維素結晶衍射峰未經改性的OBDF隨著衍射強度的增加,衍射峰值發生一定的變化,在掃描角度2θ為15.96°、20.10°、23.72°處有明顯的結晶衍射峰,31.2°處出現較弱的吸收峰,這些峰值符合纖維素I型XRD曲線特征,為結晶區與非結晶區共存狀態,這與小米糠的晶型結構相同。改性後2θ為16.26°和18.74°處結晶衍射峰呈現微弱下降,可能是因為在微波的作用下,結晶區域纖維素大分子被降解,致使纖維素結晶區暴露,非結晶區域變大。改性OBDF在掃描角度2θ為23.72°處結晶衍射峰強度增加,衍射角並未發生明顯變化,說明結晶區占比增加,非結晶區的部分多糖組分發生降解,推測是因為OBDF中的IDF部分向SDF部分進行轉化,致使更多的結晶區暴露,OBDF表麵結構被破壞,結構更為疏鬆,這與掃描電鏡結果相吻合。因此,改性後OBDF仍然保持纖維素I型結構,晶型未發生改變,但是微波作用破壞了纖維素Ⅰ型晶體中的無定形結構以及使得木質素、纖維素被水解去除,致使更多的IDF被轉化,說明微波改性可以有效提高SDF含量,對OBDF功能活性的提高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2.3 紅外光譜結果分析

3為微波改性處理對OBDF產生的紅外光譜變化分析圖,用於測定OBDF改性前後的官能團變化。如圖所示,改性前後峰型基本保持一致,OBDF具備糖的特征吸收峰。在3200~3500cm-1內出現強而擴展的吸收峰源於O-H的伸縮振動,說明在此區域範圍內氫鍵數目較多。3419cm-1處出現的寬吸收峰為纖維素和半纖維素的O-H伸縮振動帶,改性後此處的吸收峰強度減弱,可能是因為微波改性導致纖維素分子間的氫鍵斷裂,致使O-H數量增加。2925cm-1和2854cm-1處出現的吸收峰為多糖甲基基團的C-H鍵的反對稱伸縮振動所導致,改性後強度減弱,說明多糖的特征基團遭到損壞。1744cm-1附近出現的弱小尖峰,為半纖維素的吸收峰。1651cm-1附近出現強度較大的羧基-COOH吸收峰,是半纖維素羰基C=O非對稱收縮振動產生,由半乳糖醛酸的存在引起,改性後此處拉伸峰強度變大,說明存在更多的糖醛酸。1294cm-1是木質素強組分的特征性彎曲或拉伸導致,改性後吸收峰強度減弱,可能在微波改性作用下部分木質素發生降解,向SDF轉化,這也是改性後SDF含量提高的一個主要原因。1027cm-1處呈現較強吸收峰,為纖維素或半纖維素C-O-C鍵特征吸收峰。改性前後在576cm-1處均出現較弱吸收峰,為多糖分子中β-型的C-H直立鍵的變角振動吸收。由此可見,改性後OBDF紅外圖譜特征吸收峰的強度變化明顯,但是整體峰型、位置並未發生明顯改變,因此可以推斷微波改性並未使OBDF產生新的官能團,仍然保持多糖的特征官能團,吸收峰強度的變化說明OBDF原有的理化性質及功能活性會在原有的基礎上發生變化。

相關鏈接:糖醛酸亞硝酸鹽半乳糖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中國食品學報》,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

更多内容请点击【百科】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