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行外匯數據
指數行外匯數據

总黄有良好的酮提線性關係

时间:2025-05-05 20:52:51来源:

2.結果與討論

2.1蘆丁標準曲線及回歸方程

根據圖1可看出,荷叶樣液濃度與吸光度值在0~80mg/L之間成正比,总黄有良好的酮提線性關係,樣液濃度越高,取工其抗吸光值越大。艺及氧化

2.2單因素實驗結果

2.2.1料液比對總黃酮提取率的性研影響

從圖2看出,料液比增大,荷叶黃酮含量緩慢增加,总黄並且料液比為1∶10時黃酮含量最大,酮提為1.45g/100g;當料液比繼續增大時,取工其抗黃酮含量不再增加,艺及氧化反而減小。性研這是荷叶因為,當荷葉粉末的总黄量不變,乙醇的酮提量不斷增大,黃酮與乙醇接觸的可能性變大。當黃酮完全溶解時,黃酮含量為定值,乙醇的量仍舊增大,從而出現沉澱,使黃酮含量減小。

2.2.2實驗溫度對總黃酮提取率的影響

由圖3可見,黃酮含量隨著溫度的增高而增加,並且在實驗溫度為45℃時黃酮含量達到最大,為1.28g/100g。當實驗溫度超過45℃時,隨著溫度的升高黃酮含量不再增加,而是呈現下降趨勢。這是因為從熱動力學角度來看,溫度升高會加速物質的運動,還會加速溶劑與被提取物之間的物質交換,從而提高荷葉總黃酮的析出;但是黃酮本身具有還原性,溫度過高會導致黃酮類化合物發生水解反應,所以荷葉總黃酮的析出減少。

2.2.3乙醇濃度對總黃酮提取率的影響

由圖4可見,乙醇濃度為75%時,黃酮含量最高,為1.56g/100g,乙醇濃度更高時,黃酮含量下降。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在一定範圍內所用乙醇濃度越大,溶劑極性就越小,而且黃酮類物質極性偏低。根據相似相溶原理,溶劑極性小有利於荷葉總黃酮類化合物的析出;但是當乙醇濃度超過一定範圍時,溶劑的極性不再減小,反而增大,所以荷葉總黃酮的析出減少。

2.2.4超聲時間對總黃酮提取率的影響

由圖5可見,隨超聲時間增加黃酮含量逐漸上升。60min時,黃酮含量出現峰值1.55g/100g。時間延長,黃酮含量下降。因為提取初期,超聲時間長利於荷葉總黃酮的析出,但是時間過長,加熱導致黃酮類化合物水解,黃酮含量下降。

2.3最佳工藝條件優化

根據正交表排列,進行正交實驗,得到表2所示結果。由表2可知,影響總黃酮提取率的4種因素的影響程度為:D>B>C>A,即:溶劑濃度、溫度、料液比、時間。所以超聲提取荷葉總黃酮最優的提取組合為:

A1B2C3D2,即:提取溶劑為75%濃度的乙醇溶液,料液比選用1∶12(g/mL),超聲時間為45min,提取溫度為45℃。

2.4荷葉總黃酮抗氧化性研究

2.4.1總黃酮對DPPH·清除能力測定

由圖6可看出,荷葉總黃酮對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與總黃酮的濃度成正比例關係,當黃酮含量達到0.400mg/mL時,清除率達到了58%,相比較VC濃度為0.400mg/mL時清除率偏低。由此可以得出,荷葉總黃酮對DPPH的清除能力比較強,稍弱於VC。

2.4.2總黃酮對羥自由基清除能力測定

由圖7看出,荷葉黃酮對羥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能力。隨著荷葉總黃酮和Vc質量濃度的增加,兩種物質清除羥自由基的能力逐漸增加。當黃酮的濃度與Vc濃度相同時,對羥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別為52.9%、59.5%。由此可得荷葉總黃酮清除羥自由基的能力比Vc稍弱。
 

3.結束語

實驗通過對超聲波法提取荷葉總黃酮過程中的四種可能影響實驗結果的因素進行研究與分析,並對總黃酮的抗氧化能力進行測定,得出四種因素對總黃酮提取含量的影響大小順序為:乙醇濃度>超聲溫度>料液比>超聲時間。通過單因素與正交實驗得出最佳的實驗方案為:超聲時間45min,溫度45℃,料液比1∶12(g/mL),乙醇濃度75%。荷葉總黃酮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且抗氧化性隨濃度的增大而增強,但比等濃度的Vc的清除能力要低,表明荷葉提取物可以作為有效的抗氧化成分來進行開發研究。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安徽化工》,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

相關鏈接:黃酮荷葉乙醇

更多内容请点击【時尚】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