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行外匯數據
指數行外匯數據

奏響廣東科普最強音

时间:2025-05-04 21:40:44来源:

奏響廣東科普最強音!奏响最强2024年廣東省科普講解大賽總決賽圓滿落幕_南方+_南方plus

7月19日,由廣東省科學技術廳、落幕廣東省教育廳和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聯合主辦,奏响最强廣東科學中心、广东广东粵港澳大灣區科技館聯盟承辦的科普2024年廣東省科普講解大賽總決賽在廣東科學中心圓滿落下帷幕。本屆大賽以“弘揚科學精神,音年圆满激發創新活力”為主題,省科赛总采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普讲方式,帶領公眾開啟一場趣味科普之旅。解大决赛大賽共評出成人組一等獎10名、二等獎20名、三等獎30名;中小學生組一等獎5名、二等獎10名、三等獎15名;最具網絡人氣獎、最佳形象獎、最佳口才獎、最佳創意獎和最佳互動獎等各1名。

大賽現場洋溢著激情與活力,賽事精彩紛呈、高潮迭起,來自全省各地的參賽選手以飽滿的熱情、生動形象的闡述和深入淺出的解析,將各類科學話題娓娓道來,為公眾打開了一扇通往科學世界的大門。他們不僅傳遞科學知識,還讓公眾領略和感受科學的魅力和科技發展的蓬勃力量,有效推動科技創新與科學普及兩翼齊飛,奏響廣東科普最強音!

大賽規模再創新高

本屆大賽自今年5月啟動以來,迅速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廣州、深圳、珠海等20個地級以上市科技局和水利部珠江委、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省衛生健康委、省林業局、省氣象局、省科學院等超30個有關單位舉辦了98場預賽,超過5912名選手報名參賽,規模創曆年新高。經過激烈的角逐,最終53支代表隊、277名選手晉級決賽環節,參賽代表隊和選手人數較去年皆有大幅提升。選手覆蓋了各行業領域,既有來自科研院所的科研精英,也有來自科普場館的講解員,還有眾多省直單位一線工作人員、醫護人員、高校師生、中小學生等,全方位、多維度地提升了全社會公眾參與度。

學生群體踴躍參賽

為更好地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喚起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索欲,培育具備科學家素質、願意獻身科學研究事業的青少年,本屆大賽進一步激發全省中小學學生的參賽熱情,近500位選手積極參與中小學生公開選拔賽,他們勇於表達、敢於創新,靈活運用道具和現場實驗來闡述科學原理,展現形式豐富多樣,精彩紛呈;同時,今年大學生參賽群體大幅增長,全省24所高校200多名高校人員積極報名參賽,其中更不乏帶著自主創新的科研成果來進行講解,為大賽注入新活力和新靈感。高校參賽選手們以其獨特的視野和洞察,從點滴的生活中發現背後的科學原理,不僅將課堂上學到的學術理論轉化為科普講解實踐,還踐行了“學以致用、服務社會”的理念,展現了新時代我省高校師生的風采與對科學的熱忱。

展示形式更加多元

為提高公眾對科普的關注度、興趣度和參與度,給參賽選手提供一個更具個性化的展示舞台,本屆大賽首開先河,在成人組總決賽增設個人展示環節。30名參賽選手在1分30秒內用充滿特色和創意的多元形式,講述個人與科普的故事,拉近公眾與科普的距離,點燃社會探索科學知識的熱情,促進科學與人文的融合共鳴。

此外,為更全麵地考察參賽選手對科學知識的掌握度、應變與思辨等綜合能力,增加大賽的挑戰性和內容的豐富性,本屆大賽要求成人組總決賽和半決賽自主命題講解主題和內容不能相同。30名成人組總決賽選手在決賽階段相當於帶來了60個不同的科普講解主題和內容,極大地激發了參賽選手的創造力和潛力,同時為公眾帶來新鮮感和期待感,有效打造更公平公正大賽環境,推動公眾更好認識科普講解在提升全民科學素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主題豐富緊扣熱點

選手的講解主題豐富多元、涉及麵廣,涵蓋物理化學、天文地理、生物醫藥、應急安全、能源環保等眾多領域。既有“ChatGPT為什麽出圈了?”“地月最強傳聲筒”等當下科技前沿熱點話題的研究探討,也聚焦“桂味?‘貴’味!”“深中通道——大灣區的鋼鐵動脈”等極具廣東本土特色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科普內容……選手們結合各類多媒體展現形式,搭配通俗易懂的語言和創新炫酷的舞台表達,把深奧的科普知識具象化、把先進的科技成果生活化、把本土的科學故事趣味化,讓科普知識變得生動淺顯,讓社會大眾也能充分領略和感受科技的無限魅力,推動全民科學素質工作不斷提質增效。

成人組大賽評委中國衛星氣象領域科學傳播專家、正高級工程師曹靜表示,參賽選手選題豐富多元,在關注前沿科學技術的同時,極具趣味性又緊貼日常生活,選手們講解思路清晰、內容連貫,牢牢吸引住觀眾的注意力,增強了科普傳播的效果,助力提高全民科學素質。中小學生組評委廣東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理事長、高級工程師黃善輝指出,同學們精心搭配創意形象,小小年紀敢於站上大賽舞台,為大家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方法,講解生動活潑接地氣,有效地拉近了科學與大眾的距離。

撬動平台發揮優勢

本屆大賽繼續調動各類新媒體平台的優勢資源,創新宣傳展示渠道與手法,擴大比賽宣傳覆蓋麵。大賽官網獲超40萬訪問量、最具網絡人氣獎投票活動獲得超56萬次投票,大賽通過科普中國APP、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南方+客戶端、羊城派APP、N視頻、南都APP、南方網、觸電新聞、微信視頻號等20多個平台進行視頻直播,截至7月19日16時,累計超355萬人次觀看,進一步擴大了大賽宣傳的覆蓋範圍,在全社會掀起了一股科普傳播的澎湃熱情。

廣東省科技廳二級巡視員夏奇峰介紹,廣東省科普講解大賽是目前我省範圍最大、覆蓋麵最廣、水平最高、代表性最強的科普講解比賽,也是我省科教文旅融合、構建科普“軟實力”戰略支撐的重要一環,在全國同級同類科普賽事中起著重要的引領和示範作用。自2019年起,已連續成功舉辦六屆,線上線下累計關注參與人次超過3000萬,已發展成一個在社會上具有廣泛影響力、公眾熱情參與的科普標杆品牌。大賽旨在麵向全社會選拔優秀科普人才,廣泛普及科學技術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營造良好科技創新氛圍。未來,大賽還將進一步創新科普形式、拓寬宣傳維度、豐富科普內容、建強科普人才隊伍,講好廣東科普故事,持續提升科普能力和全民科學素養,推進科普工作高質量發展。


版權聲明:未經許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
編輯 趙飄飄

更多内容请点击【焦點】专栏